澳优能力多,春捂≠瞎捂!老人常言二四八月乱穿衣,娃最要保暖的是这个部位!

来源:澳优能力多
澳优能力多



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最近的天气,那必须得说它跟个“神经病”似的一惊一乍!看着暖洋洋,实则凉飕飕,不信你看最近的朋友圈,一个个撒了欢的往外跑,结果在阳光下被“冻成了狗”!


不瞒各位,前段时间优优也抵不住病毒的“诱惑”,入了院、挂了瓶,发现医院留观室里那咳的叫一热闹!医生说,越是乍暖越是寒,人体的阳气在回升,而肌体的调节功能远远跟不上天气的变化,稍不注意,寒气感冒就会乘虚而入。



从古至今,家中的老人们都十分重视“春捂”这个说法。民间常常流传着“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的俗语。就连医生也认为,“春捂”的传统有一定科学道理。




但是春捂不是瞎捂,很多家长在春天担心孩子着凉感冒,还是把孩子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裹着。殊不知,捂过头也是错,掌握好“春捂”的尺度非常重要。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有掌握春季养生法,才能为新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础!





要想捂的对,首先必须掌握初春的脾气——不稳定!今天升温,明天降温,中午升温,早晚降温,衣服减得太快,免疫力低时,感冒病毒就会乘机而入。因此,春捂最关键的是要捂对部位!

一般来说,日夜温差大于8℃是“春捂”的信号,外出时要“暖局部”:

① 肚要保暖。肚子受凉,很容易导致腹泻,所以晚上睡觉时要穿好小肚兜、小背心。


② 保护好手脚和耳朵。宝宝的循环能力较弱,到达四肢末梢的血液就会少,所以,要适当添加单品如帽子、围脖。


优优小提示


若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则可以不捂了。气温回升后不能立即减衣,最好再捂7天左右,免疫力弱的小宝宝,最好捂14天以上以便身体适应。一般来说,宝宝只用比大人多穿半件衣服,切不可差得很悬殊。


很多爸爸妈妈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担心孩子头部着凉,还是会给孩子戴帽子,这是错误的哦!春季不同于冬季,是冷皮不冷骨的季节,而头部是主要的散热部位,捂得过于严实容易头晕、烦躁。所以,在风和日丽的春天,保持头凉,让宝宝神清气爽才最重要!




宝宝体感如何判断?


千万不能以自己的体温感来判断宝宝的体温哦,尤其是家中老人带孩子,老人新陈代谢慢,等到老人觉得热的时候,孩子已经要热炸了好吗?所以说,判断宝宝体温是否合适,需要用一个动作来判定——摸!


摸小手?错啦!

事实上,宝宝的心脏功能较弱,到达四肢末梢的血液就会少,所以,有时候就算身体很温暖,手脚一般都是偏凉的。


摸后颈?才对!

后颈处才是宝宝准确的“体温计”。要知道如果脖子温热,皮肤又是滑滑的,说明宝宝穿得刚刚好;而如果发烫或发凉,那就表示穿多或该加衣了。宝爸妈也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表现来判断,比如,脸色是否涨红、精神是否烦躁等。


春天应该怎么穿?


“洋葱式”穿衣法,了解一下?!洋葱穿衣法,顾名思义,穿衣要像洋葱一样,一层层添加或脱下。这样多穿几层稍薄的衣服,不仅保暖效果更好,家长还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天气冷,容易套,天气热,方便脱。下面我们就说说具体可以怎么穿↓↓↓


里层:选择材质柔软、透气且排汗功能好的内衣;

中层:毛衣、开衫、卫衣、马甲、背心等等,只要是保暖衣服都行;

外层:选择防风防雨的风衣、斗篷、薄棉衣是最合适的。


优优小提示


宝宝比成人更容易出汗,春天里带宝宝出去玩耍最怕出汗遇风,一吹就着凉。因此爸爸妈妈需注意,宝宝出汗后一定要及时擦干,给宝宝多带几条隔汗巾,及时更换很重要!宝宝最容易出汗的部位是头部和后脑勺,因此,无论宝宝是在玩耍还是熟睡,都要给宝宝这两个部位保持干爽,不让春寒有机可乘!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澳优能立多官方商城】小程序,参与试用活动~

小程序链接

内容转载自澳优能力多,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