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bi康贝,育儿说第3期|0-6岁牙齿护理攻略
现在,不少爸爸妈妈还没顾得上自己的牙齿,已经陷入了带宝宝看牙的“万丈深渊”——哄“熊”宝宝安静躺在牙椅上似乎已经是一件完不成的任务了,更别说各位爸爸妈妈的钱包正在哭泣了。
要想省事儿省钱,最重要的当然还是从预防做起咯!
宝宝的乳牙变「黑」有好几种可能。
不管大人还是小朋友,刷牙是自我预防牙病最主要的手段。事实上,我们在宝宝还没有长牙齿的时候,就应该开始给宝宝刷「牙」!使用湿纱布或者指套牙刷轻轻擦拭口腔黏膜和牙龈也是有必要的。
当宝宝长牙后,至少每天两次按时刷牙非常重要。除了可以使用常规的巴氏刷牙之外,还可以使用牙刷在牙面上打圈儿的方式刷牙。刷到每一个可以看到的牙面——外侧面、内侧面和咬合面。
注意事项
需要提醒的是,8 岁以前,是需要爸爸妈妈帮助小朋友刷牙的,即使是宝宝自己刷牙以后,也需要爸爸妈妈的检查,有必要的话再次帮刷。
在乳牙开始萌出时就应当开始使用含氟牙膏。
即便宝宝可能还没有学会漱口,正确使用的情况下(3 岁以下的宝宝每次使用米粒大小, 3 岁以上的的宝宝每次使用豌豆大小),牙膏中安全、有效的含氟量(氟化物含量 0.05%~0.11%),可以帮助宝宝预防蛀牙的形成。
牙刷的选择同样重要。建议选择刷头小、刷柄握持感好的牙刷。选择可以覆盖宝宝 2 个牙齿大小的小刷头可以让刷牙位置更精确更到位,而握持感良好可以让宝宝或者帮宝宝刷牙的爸爸妈妈手里拿着舒服,刷牙手法也更容易掌握。
除了培养好按时正确刷牙的习惯,宝宝还应该学会使用牙线清理牙缝——正确使用牙线并不会损伤牙龈,反而可以减少牙齿邻面蛀牙、牙龈炎的发生风险。
并且,从牙齿萌出开始,就应该与儿童口腔医生见面,指导父母的日常护理方法和不同阶段的牙齿注意事项,每 3-6 个月进行口腔检查,需要时医生就会告知要涂氟。涂氟是无痛舒适的操作,定期 3-6 个月涂氟,也可以逐渐培养起宝宝和牙医的良好关系。
我们的大牙表面有深的窝沟点隙,这是发育形成的正常结构,但是日常刷牙很难清理到这些地方,于是就成为了龋坏的易发部位。
到了 3~4 岁乳磨牙完全萌出、6~7 岁第一恒磨牙(六龄牙)萌出后,以及 12 岁左右第二恒磨牙萌出后,就可以给这些有深窝沟的牙齿做窝沟封闭,来预防蛀牙。
窝沟封闭能封闭这些窝沟点隙,让它易于清洁,所以能有效的预防窝沟龋这些非常有用的大牙的窝沟出现蛀牙。
到了 6 岁之后,恒牙开始要萌出,乳牙逐渐松动脱落。由于现在的宝宝饮食习惯越来越偏软,有些乳牙虽然摇摇晃晃,却怎么也不会掉——但恒牙已经迫不及待要「破土而出」了!这就容易导致「双排牙」的存在——也就是乳牙滞留,乳牙恒牙同时出现在一个位置上。
这种时候,应该寻找牙医做牙齿检查,准确判断替换的牙齿是否已经长出,然后拔掉没有按时脱落的乳牙。另外,萌出的恒牙如果暂时没有排齐,爸爸妈妈也不需要太担心,空间足够,轻微不齐的牙齿会慢慢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上去。
如果无法长到正确的位置,爸爸妈妈也不用担心,通过专业的早期矫正团队,可以帮助小朋友在长牙过程中提前干预颌骨的成长和排齐牙齿,降低日后恒牙做矫正的风险。
牙医是所有人一生的朋友。牙齿萌出前,宝宝就应该开始进行口腔健康的检查,牙齿萌出后,宝宝要开始学会配合牙医。刷牙指导、涂氟、窝沟封闭这些简单但有用的操作,都不会引起宝宝疼痛,非常适合作为适应口腔治疗的入门课。
更重要的是,如果可以定期做牙齿健康检查,往往能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发现问题也能尽早治疗控制。
正所谓“牙齿倍棒,吃嘛嘛香”,一口好的牙齿会让宝宝一生受益。所以爸爸妈妈们一定要重视口腔健康,帮助宝宝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习惯,好好爱护牙齿哟!
- END -
相关内容推荐
觉得好看就点【赞】与【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