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太,旧时新知丨霜降渐微凉,愿温暖前行

来源:方太
方太

本文约1900字,阅读全文约需5分钟



“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10月24日,霜降至,斗指戌,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10°。《二十四节气解》中曰:“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秋色暮时,梧桐叶飘黄,月露幽凉,露水渐凝成初霜。暮色秋烟,静夜吹拂落叶,虽无夏花一般绚烂,却蕴含了貌若冰霜之静美。春来秋往,霜叶烂漫,深秋的诗意尽现于此… …

1

秋暮露成霜



霜降的夜色,天空若无云,地表散热多。秋霜凝结在植物上,形成了细微的冰针和六角霜花。我国黄河流域,一片冰晶白霜,熠熠生辉;北方温度骤降,形成入冬前的初霜景象;而南方却总是慢半拍,秋风的凉意才刚吹过,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寒霜出现在晴朗的月夜,白天太阳越大,夜里便越容易结霜,浓霜猛太阳”便是这个道理。


古人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霜降至时,豺狼以捕获之猎兽陈列祭天;树叶渐而枯黄凋零,青草随即转黄;蜇虫潜藏于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好似修行人沉思入定。此三候,意在警醒人们沉静下来,体悟自身的修行,以保敬畏之心。

2

习俗知多少


1、吃柿

霜降时节,柿子正红。俗话说:“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民间认为霜降吃柿子,能御寒保暖、补筋骨,冬天就不会流鼻涕;此时的柿子皮薄肉多、滋味鲜美。霜降吃柿子,让人们在恬淡的生活中体味着仪式感。



2、赏红叶

霜降过后,枫叶经过秋霜的洗礼,绽放于萧瑟秋风中,似有“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意。那秋之色韵,层林尽染秋意浓,妆点了漫山遍野,也沉醉了途中的旅人。


3、赏秋菊

所谓“霜打菊花开”,霜降之时,唯秋菊竞放,“菊”便被视作“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时至今日,很多地方都会在此时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与爱戴。



4、送芋鬼

在广东佛山地区有“送芋鬼”的习俗。人们用瓦片堆砌成河内塔,里面放入干柴点燃至瓦片烧红,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煨芋头,称为“打芋煲”;把瓦片丢到村外,称为“送芋鬼”,以此辟凶迎祥。

3

霜降话养生


霜降时节气温骤降,自然界阳气衰减,此时人体抵抗力相对减弱,是各类时令病候的高发阶段。防治疾病,当从日常养生入手:


朝暮请添衣

中医认为“秋冬养阴”,霜降时节要滋养肝血,宜早睡早起,即晚上10点前入眠,太阳升起前后半小时起床为宜。


秋冻的末期,大地将温度一寸寸收敛至土层之下,人体也把阳气从体表收进脏腑。此时身体缺乏阳气的温煦,故要增添衣物来防寒保暖,尤其要注意脚部、颈部、关节的保暖。


霜降时节的运动宜适度收敛,可选择轻松平缓、强度适中的运动项目,适时有度地进行锻炼,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大汗淋漓。秋季宜爬山,既可舒展心肺,又可舒缓心情。


暖暖的滋味


霜降之时已入深秋,五行属金,对应肺脏。此时应少食鱼虾等寒凉之物,以免伤肺引发疾病。俗话说“补冬不如补霜降”,霜降时节宜平补养肺,以润燥、固表、益气为主。花生、红薯、南瓜、萝卜、白菜、百合、木耳、枸杞、大枣、山药、藕等食物可滋阴润燥,适宜食用。


中医认为深秋饮食宜收不宜散,可适量进食酸味食物,如山楂、桔子、柚子等;同时应少食用大辛大热的“散”性食物,如芥末、肉桂、香菜等,以防身体燥热。


霜降时节宜食用性味温润的菜肴,您适合吃这些:


丨栗子莲藕汤丨


【原料】:莲藕,栗子,花生,香菇,食盐适量。
【做法】:
① 莲藕洗净削皮切块待用;栗子煮熟,去皮待用;花生洗净、香菇泡发后洗净待用;
② 将上述材料放入砂锅中,水开后加入盐和少许油,盖上锅盖,小火慢煲一个半小时,出锅盛入汤碗中即可。
【作用】:益气健脾,补肾强筋。


丨平菇炒肉片丨


【原料】:平菇500克,猪肉200克,黄酒200克,葱段、姜片、酱油、胡椒粉、食盐、淀粉、食用油少许。
【做法】:
① 猪肉洗净,切成薄片,加入酱油、食盐、黄酒、淀粉,腌制10分钟;
② 平菇洗净撕成片,放入开水中烫熟,捞出沥干备用;
③ 锅中倒油烧至七成热,下葱段、姜片爆香,加肉片炒至变色;
④ 将酱油、盐、胡椒粉及适量清水倒入砂锅中,大火烧开;
⑤ 下平菇,小火慢炖3分钟,再大火收汁,水淀粉勾芡后即可出锅。
【作用】:滋阴润燥,舒筋活血。


3

霜来勿悲秋



寒夜冷雨,风起叶落,万物萧条,常勾起人们心中的悲秋之意。此时期应注重调摄精神养生,收敛神气,保持乐观开朗、宽容豁达的心情,清静养身,排除杂念,感受生活。


秋去冬来,岁月流转。时间站在了秋与冬的十字路口间,还未曾留下些什么,那丝丝的凉意便为这一秋画上了一道绝美的休止符,一花一叶、一草一木便似舞动的精灵般簌簌飘落在寒风中。那一叶知秋凉,冷暖却只自知,而无论行至何时何地,请记得带上温暖… …


内容转载自方太,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