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威,海老游记︱蒙古国游钓考察十日手记(八)

来源:光威
光威

回到河口见到杨明,他指着沙滩兴奋地给我们看,原来他刚刚钓上来一条足有三、四斤重的大鲤鱼!正肥肥胖胖地在沙地上翻腾,这下晚餐可有鱼吃了。


太阳隐入西边的云中,把白云染成了红色,来不及过多欣赏大鱼,也顾不上过多领略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景色,抓紧收杆赶路吧。



那木嘉拿上了所有的东西走在了前头,我们俩则每人手持一支钓竿紧跟其后。


走啊走啊,这返程的路显得格外漫长,渐渐地就与那木嘉拉开了一百多米的距离。我的大腿有些抽筋,就坐在了沙窝子上,老杨拿出足球场上的“绝活”,扳着我的脚帮我缓解。


那木嘉看我们没有跟上来,也远远地蹲在湖边吸烟。腿好一些后,继续走,这时我想起了一句蒙古谚语:“走长路,带两个耳朵都会嫌沉”。


走到最后,竟连手里的钓竿也交给了老杨代拿了。谢天谢地,终于看到了青格尔的汽车亮起了大灯等在了湖岸的坡上。



回到了巴音玛的家,天已黑透了。


我们炫耀着刚钓上来的大鲤鱼,却没想到巴音玛也搞来了四条大鲤鱼,比我们那条大多了,每条都肥肥胖胖的像个猪羔子,最大的一条足有8公斤。


青山让我猜买这四条鱼得花多少钱,我想到在海拉尔时听说凡是贝尔湖的鱼都是50元一斤,这四条鱼有五、六十斤,即便蒙古物价低,恐怕也没少花钱。


Sweet Memories


可青山却说总共只花了30元人民币(口岸附近,人民币可以通用)!原来蒙古牧民多不吃鱼,也很少有人捕鱼,更很少交易,只有像今天有需要了才下湖捕几条。


难怪同是贝尔湖,我国境内水域鱼的密度和个体逐年减小,蒙古这边却大而多。鱼儿们大概也是有思想的,怕丢了小命儿都躲避到这边来了,我想。


赶了一天的路,又跋涉了10公里的河滩,累了,也饿了。晚餐是石头烤肉和大锅炖鱼。


石头烤肉就是先把鹅卵石烧热,然后与大块羊肉一起放入容器中烘烤熟了取出来沾着辣椒糊和盐巴吃,鲜、嫩、肥且一点也不膻。



等到那木嘉端上来一大盆炖鱼,我们一吃,真正地体会到了贝尔湖的鲤鱼“大、肥、香”这三个字的含义。喝着我们从国内带来的白酒,8公斤重的大鱼被一扫而光。


一夜酣睡,醒来出屋,见巴音玛家的两个男孩都睡在了汽车驾驶室里。



原来,他们夫妇睡到了小卖部,把房子让给了我们(他们的家是居民区为数不多的木板房,有蒙古包却似乎只为那木嘉住和堆放杂物用),为此,心中老大不忍。


早餐后,巴音玛说已与边防接洽好,可以领我们到哈拉哈河下游的中部去看看。开车向北越过哨卡,很快来到了河边,这里的景色与昨日河口又有不同,不仅河面开阔,且有许多河汊浅滩。



最为壮观的是浅滩里大鱼多极了,有的大鱼露出了脊背,正是鱼儿交配的季节,大鱼都集中到这里来了,水面像开了锅。


我和老杨取出了路亚竿,正准备挂饵抛投,不防青山却看得激动,从巴音玛手中抢过了鱼叉,鞋也没脱,冲入浅滩追着大鱼一阵乱叉。


满滩的大鱼被他这一冲四处逃窜,他不仅一条也没有叉住,反而几次被大鱼撞到腿上,差点倒在水里,看的我们大家哈哈大笑。


巴音玛讲,这一带主要是鲤鱼的产卵场地,其它冷水鱼的产卵场大概还得往上游去找,但今天我们只能走到这里,再向上就是界河部分了。



老杨和我四处踏勘了一遍,判断秋后比赛时冷水鱼会聚集到这里,决定可把这一片作为路亚钓的备用赛场。


到时候,比赛要连续进行两天两夜,传统钓场还需要我们详细看看再做定夺。


不敢多耽搁,我们驱车回到湖边,沿着昨日走过的十里长滩,一项一项地确定比赛时在哪里设立大本营,搭两个大的行军帐,埋两口大锅烧水、煮肉;在哪里分布那80多顶选手的小帐篷等等。



最后,还叮嘱巴音玛准备几匹可以供裁判人员骑的马,否则战线拉得太长,裁判人员实在是跑不起的,老逻答应到时从呼伦贝尔钓协找几位会骑马的裁判来;另外还要搭建几处临时厕所供大家使用。


未完待续……

扫码关注我们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内容转载自光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