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ONI梅花,其实《见或不见》不是仓央嘉措写的,它也不叫《见或不见》|读诗

来源:TITONI梅花
TITONI梅花


以为可以回到一千年前

臆想这是

北宋的龙井

就着汴梁的月色喝下


臆想这是

汝窑的新瓷

插着西京二月的梅花


然而

我们却不能并肩策马了

不能默默无言

一鞭就到天涯

《各不相关的二月》扎西拉姆多多著



提起扎西拉姆多多,大家可能并不了解。那么,这首风靡网络的《见或不见》呢?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或许这首诗,写得实在太好,极富深情与禅意,竟被不少人误以为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为其爱上的一个女子所写的情诗。

但其实,《见与不见》实际名为《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

作者是一位生于1978年的广东女孩,一名虔诚的佛教徒。虽不是那位古今难得的情僧,其才情与慧性,倒真是难得。

“班扎古鲁白玛”是从梵文音译至藏文,再从藏文转译至汉文。

“班扎”是“金刚”的意思,意为如金刚石般能断除无边无明烦恼。这个词来源于梵语“Vajrā”,读如“哇吉拉”,藏语中缺乏相应音素,音译为“Benza”,再由此音译为汉文“班扎”。

“古鲁”来源于梵文“Guru”,是“上师”的意思,这个词在藏文中诵咒时多用音译为“Gulu”。

“白玛”来源于梵文“Pādma”,读如''巴德玛“,意为“莲花”。音译为藏语“beme”,再音译为汉文,多作“贝美”,亦作“白玛”。

所以汉文的“班扎古鲁白玛”,即为金刚上师白莲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莲花生大师。

这位莲花生大师,是第一个将佛法传入西藏的人,被认为是第二佛陀。


据作者说,《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的灵感,其实是来自于莲花生大师非常著名的一句话:

我从未离弃信仰我的人

或甚至不信我的人

虽然他们看不见我

我的孩子们,将会

永远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护持

所以通过这首诗,多多想要表达的是上师对弟子不离不弃的关爱,跟爱情风月其实没什么关系。

当然,诗歌原本就是朦胧蕴藉的。课代表觉得,大家就凭自己的直觉审美,把它当成一首富有禅机的情诗来读,也未尝不可。

唯一可惜的是,真的有太多人将这首《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误传为仓央嘉措的诗作了。

要打个比方的话,就是人还是那个人,换了顶帽子,换了个姓,好像一切都不一样了。


可能,我们真的太容易陷入偶像崇拜了。

只要加个破折号,再加个名人符号,再普通不过的话,都镀上了金玉良言的璀璨光辉。

就像“我家有两棵树,一棵树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当然,这句话还真是鲁迅说的。我第一次读到,是在初中的一次语文试卷里。当时我就乐了,心想这么无聊的一个事,都能讲得这么有意思,这人真的太好玩了

然后讲试卷时,才知道;哦,原来是鲁迅写的。

不过,关于这句话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解读。坦白说,当时我也被老师抽丝剥茧的剖析给唬住了。

现在想来,深刻性已忘了大半,对它的喜爱倒是不减。不掺杂任何时代背景,我觉得这句话更胜在一种意境。

我也总觉得在写这句话时,鲁迅先生可能没有想那么多,也没有想那么复杂。可能这就是写作者的天赋吧。他只是凭感觉的一句,便是一股孤寂的氛围。


对不起,我好像又扯远了。我们还是回到扎西拉姆多多,其实她有很多诗,都写得很有禅境。有一首就叫《仓央嘉措说》,大家可以搜来看看。她的《小蓝本》有兴趣也可以一读。

好诗 好梦

如果可以接受自己不那么完美

就不用忙着去粉饰了


如果可以承认自己并不那么伟大

就不用急着去证明了


如果可以放弃自己的种种成见

就可以不用哭着去申诉了


如果可以慢半拍

静半刻 低半头

就可以一直微笑了


编辑 / 雯婷

配图 / 源自网络



远离偶像崇拜,你对佛学有什么误解?

内容转载自TITONI梅花,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