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色林,贝聿铭:大师已逝,风格永存

来源:优色林
优色林


5月16日,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其一生作品颇丰,卢浮宫金字塔、香港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皆出自他本人之手。


坐落在上海浦东新区的中欧校园,也是由贝聿铭领衔创办的贝聿铭·柯布·弗里德建筑师事务所(PEI COBB FREED & PARTNERS,简称P.C.F.)设计而成。白墙黛瓦,流水行廊,还有静静矗立水边的金字塔,处处流露出贝式建筑的设计和底蕴,也凸显了中欧中西融合的鲜明特色。


大师已逝,风格永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欧上海校园,在水光天色中,再寻贝老的风骨与精神。


今日,法国卢浮宫的金字塔已成为世界级经典建筑。与此同时,中国也有一个金字塔同样出自贝聿铭的设计事务所,它就位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上海三期校园内。


1994年学院成立后,决定建一座世界一流的校园,能与哈佛、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等世界名校的校园比肩。


中欧校园设计开始招标之后,吸引了众多中外建筑事务所参与。最终,贝聿铭领衔创办的P.C.F.建筑师事务所提出的方案入选,中欧也因此成为了国内唯一一所由该事务所设计的高校校园。放眼全世界,只有三所学校有幸拿到他们的设计。


贝聿铭有一句名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他是华人,他对华人的历史文化很了解,他的建筑中有很浓的中国元素。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固然有欧盟的一半,但它在中国成长,所以要与中国环境匹配。



中欧整个建筑以庭院风光为特色,融艺术性与实用性为一体,集东西方文化特色于一身。同时,学院本身也拥有中西合办的血脉以及国际化的教授、学员。种种因素都使中欧成为了东西建筑、思想、文化融汇碰撞的集大成者。


在外观设计上,中欧一、二期上海校园采用西方极简主义现代风格,线条简洁明快,室内设计极为克制简省。在校园建筑材料的选用上,建筑师延续了中国传统建筑装修室内外结合的常用手法,选用了极具江南园林特色的青砖和白墙作为墙面装饰的主要材料,典雅而古朴,完美地将东方和西方、传统和现代融合交汇。整座校园呈现出典雅、质朴、大气的风格。疏落的庭院、长长的连廊、静静的水池,为身在其中的人们创造出了宁静、优美的学习和交流环境。


三期校园整体延续了前两期校园的建筑风格:粉墙黛瓦体现高等学府的雅致幽静;清澈的湖面寓意上善若水;宽阔的中庭绿地更增舒适和诗意。


三期校园的点睛之笔是正四菱形、面积约600平方米的“金字塔”。但是这个金字塔和卢浮宫的不太一样,后者是一个等边三角形,而中欧的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中欧金字塔实为礼堂前厅,可用于学术会议分会场或表彰颁奖的场地。



“金字塔”的全玻璃墙面在白天能最大限度引入光线,节能环保;在晚上塔内的璀璨灯火向外映射,动人心魄。由于玻璃墙面的保湿特性,夏天会比较热,为减少空调的使用,温度高的时候人们可以从连廊进入礼堂,不必进入金字塔。这样的设计,是综合考量实用性、装饰性和节能性等多方面因素之后的最优选择。


中欧上海校园完美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建筑中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穿梭其中,只见白墙黛瓦、上善若水、扑面而来的江南风韵总能使置身其中的人们顷刻间远离喧嚣,心静如水。


如果以中国传统的阴阳或者天地为喻,一、二期校园更多呈现“地”之阴柔美,三期校园则更趋向于“天”之阳刚美。


如今,中欧上海的金字塔俨然已经成为学院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也成为学院的另一种象征。


让光线来作设计


“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聿铭的名言,无论是卢浮宫金字塔还是他故乡的苏州博物馆,光与空间的结合让他的作品空间变化万端。他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也因此,他从不阐释作品的理念,他认为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


任何参观过贝聿铭建筑作品的人,哪怕仅仅是欣赏拜读过他的作品图集,也许都会对贝聿铭在建筑中用光的设计意匠和娴熟技术叹为观止。确实,贝聿铭的一系列建筑设计在与光的结合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光很重要。没有了光的变幻,形态便失去了生气,空间便显得无力。”


在他的作品中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巴黎卢浮宫金字塔的入口把大量的光线引入死气沉沉的博物馆,让过去的历史晒晒今天的太阳。


由于玻璃自身的特性——透明、反射,并且玻璃透明不至于遮挡减损原建筑物的立面,不仅符合贝氏对阳光的追求,更能够从视觉上以及空间原理上使得原有的建筑群不会被削弱,并且能使设计者的建筑思想得到充分表现,加上光线和人的运动,整个空间被赋予了活力。


现代主义建筑最后的大师


贝聿铭一生获奖无数,包括“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奖”“第五届普利兹克奖”,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最后的大师”。


1983年,贝聿铭获得了普利兹克奖,获奖词是这样写的:


贝聿铭给予了我们本世纪最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建筑形体,他作品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他始终关注他的建筑周边的环境。他拒绝将自己局限于狭隘的建筑难题之中。他的作品涵盖政府、文化和低收入住宅。他对于材料的娴熟运用达到了诗一般的境界。通过他的敏锐和耐心,他将不同兴趣和领域的人们吸引在一起去创造出和谐的环境。


贝聿铭在故乡还留下了其他几座十分精彩的设计。最早就可以追溯到1963年落成的台湾东海大学路思义纪念堂。他结合了中国古代寺庙房顶的金瓦和西方哥特式大教堂尖顶的特色,做了一个造型十分别致,屋顶和墙面合二为一的设计。



1982年完工的北京香山饭店是贝聿铭正式“回乡”的作品。这个设计融自然元素、文化传统、悠久历史于一体。1989年和2001年完成的香港中银大厦和北京中银大厦算得上是贝聿铭对祖上特别是父亲的回馈。2006年完工的苏州博物馆很大程度上受到贝聿铭小时候在狮子林居住经历的影响。


作为一位跨越国界的建筑师,贝聿铭不属于任何主义,也不为自己贴任何标签。但他享誉世界的才华和名声让更多人了解了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所折服。


如今,一代大师陨落,但他的建筑作品和精神却成为跨越时空的永恒存在。


综合来源:中欧校史、澎湃、艺术世界杂志、三联生活周刊等


【推荐阅读】

百岁贝聿铭 | 光线穿透墙体,折射出一个世纪的建筑梦

更多人气阅读

内容转载自优色林,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