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派家居,AER:移民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创新?|唧唧堂论文解析

来源:欧派家居
欧派家居

picture from Internet

解析文章首发于唧唧堂网站www.jijitang.com

解析作者 | 唧唧堂经济学研究小组:嘉路;审校编辑 |悠悠濛濛



本文是针对论文《移民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创新(How Much does Immigration Boost Innovation?)》的论文解析,该论文于2010年4月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AER)》杂志上。该论文的作者为来自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的Jennifer Hunt和来自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的Marjolaine Gauthier-Loiselle。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移民对美国经济长期增长有着怎样的贡献?以及如何制定有利于美国经济长期发展的移民政策?备受学者和政府的重视。该论文的写作目的即是为了检验技术移民(skilled immigration)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美国的创新,从而对经济长期增长产生影响。该论文的研究对美国制定具体的移民政策,如确定合适的H-1B签证的数量(H-1B签证是指:特殊专业人员/临时工作签证,系美国最主要的工作签证类别,发放给美国公司雇佣的外国籍有专业技能的员工,属于非移民签证的一种。)有着重要的意义。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该论文利用个人层面数据和各州层面面板数据对移民促进创新的程度和移民对创新的贡献的来源进行分析。

(1)个人层面数据。该论文提出了测度技术移民促进人均专利增长的方法。若移民专利数占总专利数的比例为α0,移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α1,假设移民的专利行为不影响本地人或其他移民的专利行为,那么当移民人口比例增加1%时,美国全国人均专利数将提高(0.01)(α0-α1)/(α1(1-α1 )) 。进一步地,为了探索移民与本地人取得专利数量的差异的来源,该论文还提出了取得专利的probit模型,根据不同的学历程度(大学学历,大学以上学历,科学家或工程师等三类)进行回归。


(2)州级面板数据。利用美国1940-2000年各州的面板数据,该论文检验了移民对创新的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同样,回归模型按不同学历程度分样本进行。模型针对不同州(或地区)的特征添加了不同的控制变量。例如,针对1980-1998年,电子工程部门的专利数相对其他部门的大幅度提高,该论文添加了电子工程相关部门的就业人口比例和年份虚拟变量的交叉项作为控制变量。


(3)内生性问题。对于模型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即技术移民更倾向于定居到有正向创新冲击的城市,或者说,创新力更高的城市更吸引技术性移民。内生性的影响弱化了对更一般化的技术区分型的科技移民变迁的观测。为了解决模型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引入了工具变量。出于地理和历史的因素,来自欧洲的移民更愿意移民到美国东北部城市,而亚洲移民更倾向于美国西海岸。如果亚洲移民在全美数量的上升来自于美国1965年移民政策的变化,1979年美国对中国的开放,以及中国和印度高等教育的提升,那么这一移民数量的变化就对美国西海岸的专利形成了正交化的冲击。因此,本文提出了工具变量(ΔMi)/POPi 来衡量地理因素和偏好因素对移民选择移民目的地的影响,最小化可能吸引技术移民的经济因素。


picture from internet


研究结果


(1)技术移民对美国人均专利增长的贡献。利用个人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检验了移民对专利的直接影响,忽略了挤出效应和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移民人口每增长1个百分点,美国人均专利数会提高6.1个百分点。移民人口的增长对专利数量的提升能力是本地人口的两倍。进一步地,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移民人口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美国人均专利数会提高12.2%;科学家和工程师类移民对美国人均专利数增长的贡献为18.9%。


(2)技术移民专利贡献优势的来源。首先,该论文发现,在科学家和工程师样本中,移民和本地人的专利贡献差距较小。进一步结合取得专利可能性的probit模型结果,技术性移民的专利贡献优势全部来自于他们的受教育水平,即移民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例远高于本地人,而不是来自个人能力和天赋的差异。


(3)技术移民专利贡献的溢出效应。州级面板数据的检验结果发现,移民人口对专利的增长贡献高于个人层面数据的结果,验证了移民专利贡献的溢出效应。根据州级面板数据的结果,移民人口增长1个百分点将带来美国人均专利数量9%-18%的增长。1990-2000年间,人均专利数上涨了63%,其中,具有大学学历的移民和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移民的专利贡献为12%(最小二乘;21%,工具变量法),科学家和工程师类移民的专利贡献占13%(最小二乘;32%,工具变量法)。上述专利贡献包含了正向溢出效应,溢出效应占总影响的绝大部分。


全文小结


该论文利用个人数据和州级面板数据的结合实证检验了1940-2000年期间美国技术移民创新的重大促进作用。该论文结论认为,具有大学学历的移民对美国人均专利的贡献是本地人的两倍。此贡献优势完全来自于移民者中持有科学工程学历的移民的比例更高。另一方面,移民者的专利更少被交易到美国以外的地方,因此美国本地人从移民专利贡献的溢出效应中获利更多。


在移民政策制定方面,通过补贴本地人学习科学和工程并减少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移民引入来保持创新的可持续性,这一结论是存疑的。通过资助吸引的学习科学和工程的本地人进行创新的激励会比移民者更低,但对科学工程以外的领域的贡献可能更高。技术移民的专利贡献的溢出效应更加支持补贴本地科学工程研究和提高科学家和工程师移民引入的双重政策。合理推测,其他领域的专家也会有同样的溢出效应,只是数据上更难估测。


参考文献:

Jennifer Hunt, Marjolaine Gauthier-Loiselle. 2010. "How Much Does Immigration Boost Innovation?"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Macroeconomics, 2: 31-56




解析作者:嘉路


点击“阅读原文”,查阅更多作者在唧唧堂的论文解析

推荐

订阅


读论文,答问卷,看解析

唧唧堂论文导读,让学术阅读更简单

扫码订阅

内容转载自欧派家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