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巴士,“ 我就是开个玩笑 ”:99%的孩子都经历过的“噩梦”,春节期间太常见

来源:宝宝巴士
宝宝巴士


都说今年的年味比往年浓了不少,憋闷了许久的大伙儿纷纷走亲访友,聊天欢聚。但此时,“熊大人式逗娃”也开始频繁出现,并且成为了令家长们苦恼不已的特别现象。


今天,我们准备以两种最为常见的“熊大人式逗娃”行为为例,探讨这些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家长们可以如何拒绝,从而更好地保护孩子。



招式一:

逗孩子喝酒


热闹的节日里聚餐总是少不了喝酒助兴,有些大人自己喝不够,还要逗孩子也来尝尝,美其名曰“从小开始锻炼”“喝点不会有事”。


但喝酒本就伤身,对器官发育不全的孩子来说,更是相当危险。


一个2岁大的孩子被父亲带去朋友家做客,被灌了二两白酒后急性酒精中毒,不治身亡;


广西一个伯伯给年仅2岁的孩子灌了一两自酿米酒,导致孩子酒后出现昏迷、呕吐、抽搐等症状,醒来后连妈妈也认不出了。


孩子的肝脏代谢功能还不完善,脱氢酶活性较低,所以代谢酒精的能力较差,导致酒精在血液里的浓度会快速升高,并产生毒性。


婴幼儿的酒精中毒剂量是0.4mL/kg,危及生命的剂量约为4mL/kg。以50度的白酒为例,一个10公斤体重的孩子,8mL的酒(两口不到)就可能使其酒精中毒,80mL就可以致死。



因此,无论是何种理由何种形式,不要让孩子接触酒精,应该是每个成人的共识。


招式二:

恐吓式逗娃


“妈妈肚子里有妹妹了,他们不喜欢你咯”“你爸爸不要你了,晚上和我回家吧”……这类“恐吓式逗娃”可以说是最为常见,又最让家长不知道如何拒绝的。


会这样“逗”孩子的大人往往会表示,我喜欢TA才逗TA的,况且孩子嘛,哄哄就好了,多大点事。



然而事实却是:大人的玩笑话,孩子往往都会信以为真。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试验:由一名实验人员扮演科学家,并告诉孩子们,这位科学家专业性极强。


接下来,“科学家”就会为孩子们展示他带来的“特殊化学物质”——一瓶蒸馏水,并信誓旦旦地告诉孩子们,这瓶水有气味,请闻到这种气味的人举手。


于是,大多数孩子都举起了手。



这瓶无色无味的蒸馏水,经过“权威人士”的暗示,就让多数学生相信它有气味了,心理学把这种现象定义为“权威暗示效应”。


在生活中,父母和长辈的权威性就像这位“科学家”一样,因此即使是玩笑话,孩子都会认真地思考并相信。


而大人用来逗孩子的事情,往往是他们最在意,最珍惜的东西。比如父母的爱,比如他们的尊严或者安全感。



被权威的人,用珍视的事物开玩笑,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安全感的撼动。


这样的行为可能会增加他们的不安感,和对人的不信任,更糟糕的是,这种恐慌可能会造成孩子对弟弟(妹妹)的恐惧、憎恨,甚至产生伤害他们的行为。


那些见诸报端的血和泪的教训,是时候引起更多大人的重视了。


“熊大人”防不胜防

你可以试试这2种应对法宝


我们不能,也不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真空无菌”的环境,以上提到的麻烦孩子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但好在,只要稍微使用一些沟通或者技巧,这些麻烦也不是那么难以化解。



应对法宝 No.1:

巧妙替孩子解围


很多家长会认为,当孩子被逗弄时,如果立刻发作,会显得不够淡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但这个时候,孩子又特别需要家长站出来,替他们解围。


在这种情况下,傅首尔的做法就很值得家长们借鉴:


饭桌上,亲戚“逗”孩子背唐诗,她就积极举手,“我来背!我背给你听!别让我儿子背,我给大家唱歌都可以!”大家哈哈大笑的同时,也明白了她不喜欢他们逗孩子的想法。


这样,既维护了自己的孩子,也照顾到了亲戚们的面子,可谓是完美的“回击”。


应对法宝 No.2:

和孩子进行提前演习


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他们还没有能力去应对大人突如其来的各种问题。


因此,高频率出现的逗娃雷区问题,家长可以在平时和孩子的沟通中提前引导,强化孩子内心的安全感。



比如,家长可以告诉孩子:


“如果有人说「爸爸妈妈不要你了」,你就说,我才不相信你呢,我只相信我爸爸妈妈,他们说会永远爱我。


如果有人用吃的逗你,你就告诉他们,我才不要吃呢,我妈妈都会给我买的。


如果有任何人让你觉得不舒服,你就告诉他,我不喜欢你这样对我,一点也不好玩。”



如果这些话,家长还是不好意思让孩子对亲戚朋友讲,就把这篇文章,或者将今天的“一分钟育儿”转发出去,让TA们自己看吧~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内容转载自宝宝巴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