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巴士,老人帮忙带娃的家庭,后来都怎么样了?

来源:宝宝巴士
宝宝巴士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隔代育儿都是不太可能避免的事情,更何况临近春节,老人孩子归乡回家,很多新手爸妈更是要准备好迎接与隔代育儿的“第一次交锋”……


过度溺爱、教育观念落后、固执……是很多年轻家长“看不惯”隔代育儿的原因,但老人的教育真的就存在这么多的问题吗?有没有真正让同堂的三代人和谐相处的方法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问题。



过度溺爱?

可能是隔代焦虑


问到隔代育儿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很多家长的答案都是:老人太宠溺小孩了!


让不少人哭笑不得的是:老人在养自己的时候明明采取的是“有的吃就好有的穿就行”的散养教育,怎么到了孙辈就会出现溺爱和纵容呢?



对此,心理学家指出,很有可能是老人的“带孙焦虑症”在作祟。


据江苏省中医院脑病中心的姜亚军教授表示,来中心看病的老年人中,约三分之一是因为带第三代产生了心理压力,甚至有不少老人因此出现了睡眠障碍。


不同于自己的孩子,孙辈对于老人来说更是一份责任,不仅要因为体力上的不足而付出更多的努力,也会担心孙辈在自己照顾的过程中生病或者受伤,无法和子女“交代”。



这样的压力,很容易导致老人在带孩子的时候过度束缚、过度保护,或者溺爱纵容,并有可能在和子女产生冲突后出现更多或者更严重的错误养育行为。


不懂育儿?

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些


除了“溺爱”,不少人会因为老人“落后的育儿观念”发愁。


然而,根据世界范围内的不同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各国的社会文化和传统大相径庭,不同家庭的条件和境况相差甚远,祖父母们也个性不一,但是隔代育儿都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积极影响。



比如牛津大学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中亲子研究中心的合作研究者Eirini Flouri博士表示:隔代亲情有助于缓冲生活中恶性事件的影响(例如父母离异),因为这种仅次于父母给予的深刻亲密联系可以让孩子冷静。


美国犹他州杨伯翰大学家庭生活系的Jeremy Yorgason的研究也表明:“祖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关联能显著的影响孩子的学术、心理和社会发展。祖父母给予更多情感的孩子自信心更强。


而创作了《雷公糕》等作品的知名绘本作家派翠西亚波拉蔻也曾表示:“如果我与祖父母未曾谋面,我肯定写不出这么多作品。我的70本畅销书中的大部分是受到我和他们的关系启发而成。”



隔代教育

如何扬长避短?


这样看来,其实隔代育儿不仅是减轻了年轻父母的负担,对孩子来说也是好处多多。而因为代沟问题产生的“思想碰撞”,家长们也可以使用一些技巧,以求和老人更加和睦地合作。


方法一:和孩子建立优先关系,掌握育儿主动权


事实上,所有良好的亲子关系都需要通过照料孩子的过程,才能逐渐建立起来。


良好的隔代教育,并不是把孩子交给老人,又要求老人按照年轻人的方式来养育,家长依旧需要多陪伴孩子,成为最懂孩子的人,才能更多地掌握住育儿的主动权,也能获得孩子更多的信任。



方法二:不在孩子面前争吵


无论隔代育儿有多少意见的不统一,都应该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面对父母、甚至婆媳、翁媳之间的吵架,声嘶力竭的场面会让孩子的内心产生无助和恐惧。


孩子并不明白争吵的原因,但是会折射信息,通过“不好”的环境,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好”的人,因为自己做错了事情才导致了家庭争吵。大人争吵,孩子会成为无辜的受害者,育儿意见明面上的不统一,还会让孩子进行自我拉扯,耗费孩子成长的能量。



方法三:实现育儿观念基本一致


随着社会的变化,育儿方式也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是一个人带几个小孩,现在是几个人带一个小孩。


即使是生活在同一年代的爸爸和妈妈,也有可能爆发育儿理念不一致的冲突,更何况是生活经验和所处所代不同的老人呢?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先和老人实现育儿观念一致,确定育儿问题的第一责任人,即对孩子所有发展问题承担责任的人。这个责任人可以是妈妈,也可以是爸爸,但要相对稳定,不能经常换人。



在孩子成长的最初几年,应尽量让孩子生活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并且有比较固定的抚养人照看,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更多的理解和沟通,更多的看到老人“犯错”背后的艰辛和努力,他们也会感受到带娃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如此,隔代养育不再是难念的经,而是可以一家其乐融融,各司其职的状态。


毕竟,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内容转载自宝宝巴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