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生堂,“我的妈妈是粉红色的,因为她很漂亮”

来源:资生堂
资生堂


这几年,我们越来越在意「美」这件事。


虽然说审美不需要有高下之分,但真正的「美」总是能够被大多数人感知。而且,随着「美」的东西越来越多,人们的口味也变得越来越挑剔。


不仅想要视觉上的惊喜,还想要内心能够为之一振。


这样的要求多吗?有一个品牌照此标准创造着「美」,已经有147年了。而且,它的主业并不是设计、插画、艺术……它是资生堂。






「摩登」是观感,更是力量


从海报、产品设计、西餐厅Parlour再到品牌杂志《花椿》……资生堂的视觉形象散发着独特的日式西洋风,线条简单,色块大胆,不冗杂却热情。如若有女性形象露出,必然是一位先于时代的「摩登女郎」。


昭和时代的广告


60年代的资生堂口红海报


为这一切奠定基调的人,是资生堂的初代社长福原信三。Google他的名字,你会发现维基百科将他介绍为:日本摄影师。



他是日本近代摄影的先驱者。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他游历欧洲学习艺术,沉浸在各式展览之中,深受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的影响。


福原信三作品,1940年摄于台湾


从父亲手中接过资生堂后,福原信三便将运营和销售交给了留学时的好友,自己则专注于产品设计与形象推广。


福原信三说:「但凡事物皆必丰美。在日本美意识的基础上,他融入了自己在西方所积累的审美阅历,打造出一股新鲜的美学潮流。



制「花椿」logo



资生堂那枚像印章一样的「花椿」logo,初始版本就是福原信三在1915年时绘制而成的。


100多年来,这枚logo经过了四次细微调整,但最根本的设计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成立「意匠部」,培养内部设计师


1916年,福原信三成立了「意匠部」,招揽美术学校的高材生和年轻画家入社工作。当时,「设计师」这个职业在日本还未成熟,而资生堂的这群人聚在一起,为「美」做着各种尝试。


1938年,平面设计师山本武夫工作中


如今,「意匠部」已被改名为「这里是,银座资生堂宣传部」,100多位设计师的创意与灵感在此涌动。


设立画廊,与艺术对话


1919年,福原信三成立「资生堂画廊」用于商品展示。非展示时间,则无偿地让年轻艺术家在此展示自己的作品。


资生堂画廊


如今,画廊位于资生堂银座大楼的地下,是日本现存的最古老的画廊之一,依然在持续举办优质展览。


创办品牌内刊《花椿》,成为日本设计界的经典


说起好看的品牌内刊,很多人都会想到创办于1937年的《花椿》。《花椿》的视觉设计跳跃、配色大胆、不受拘束,就像那些打破传统的摩登女性,直到现在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花椿》


在那个年代,《花椿》除了推介美容信息,还会呈现艺术和生活方式,为当时的女性带去了很多新鲜思想。就像资生堂所说的:「作为新女性,不但要贴近潮流,更要清楚了解自己的潜能。


《花椿》夏号



「美」的背后,藏着这几个男人


资生堂所呈现的海报、广告、产品包装与空间设计等都保持着东方气质,却又现代感十足。


一个多世纪过去之后,初代社长福原信三所确立的美学风格没有衰败,反而越来越丰满、鲜活。充满生命力的「美」的背后,是一批设计师、艺术家在为它一点一点注入力量。


卢丹诗,欧洲人认识了资生堂



提起卢丹诗(Serge Lutens),也许现在很多人会想到香水。但在创立香水品牌之前,他是一位造型师,曾为Vogue的拍摄负责妆发与珠宝造型。25岁时,他就受Dior之托为其创立整个彩妆线。他也是一位摄影师,摄影作品曾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展出。


70年代末,资生堂已进入欧洲市场,却没有引起太大的水花。当时已在时尚界内赫赫有名的卢丹诗,主动加入了资生堂,担当起形象设计的重任。



他为资生堂的彩妆设计配色,并为宣传海报掌镜。海报中的模特肤色雪白、眼影魅惑、黑发、红唇……他用西方艺术道出了东方的神秘感。


资生堂当时的社长说,因为卢丹诗,「资生堂的形象在五年之内,就被整个巴黎家喻户晓。



仲条正义,40年的《花椿》艺术总监



经手《花椿》的设计师有不少,但最常被人们提起的还是仲条正义。1968年,37岁的仲条正义开始负责《花椿》的视觉设计,一做就是40年,让这本刊物的形象深入人心。


他说:「为了让这个漫长的过程不陷入无意义的重复,每隔一年到三年的时间,我就会推翻一切,进行全新的改变。


仲条正义时期的《花椿》


大概正因为此,仲条正义创造的「美」是跳跃在纸上的,很可爱,但不幼稚。他说:「杂志弄得乱七八糟也没关系,我就是喜欢那样,太过漂亮反而无趣。


涩谷克彦,带来一阵超现实之风



1981年从东京艺术大学毕业后,涩谷克彦就进入了资生堂工作,直到2007年开始统筹包装、空间、形象等方面的设计。


他最有名的作品之一,是这幅斩获了龟仓雄策奖的资生堂形象海报。传承已久的唐草纹样,象征着永恒的能量与美。


资生堂总部的地面采用了海报字体


2012至2018年,他接手《花椿》,既维持了《花椿》的有趣与审美,又为其注入了超现实摄影风格。



涩谷克彦时期的《花椿》


涩谷克彦曾说,真正的「美」的价值,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得到。如今,资生堂依然在为创造这样的「美」而努力着。




去想象美的生活


资生堂的「美」从来就不局限于化妆品和潮流,而是要「帮助人们去想象美的生活」


所以,它常常举办各式展览、活动,用这些方式悄悄地将「美」置入人们的日常。


上个周末,资生堂中国的员工活动日在北京和上海一起举行,LensforKids设计并策划了期间的一系列艺术活动,让所有参与的员工及其家庭一起来创造「生活中的美好」



具体做些什么呢?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遇到过化妆品用不完的情况。于是,资生堂中国便请员工们收集她们平时闲置的口红、腮红、眼影等化妆品,交给LensforKids团队进行加热、溶解、调色。


经过处理后,这些废弃的化妆品变成了绘画颜料,有大红色、粉红色、砖红色、沙茶色、橘色和紫色,大家会用它们来创造什么呢?




一起来画「花椿」logo吧!


第一个活动,便是全家人一起来绘制资生堂的「花椿」logo。


据说,当时福原信三将山茶花放入装满水的玻璃容器中,从而构思出了这幅图样。挺拔的一支山茶花代表着资生堂的目标与决心,「弯腰」的一支则是向顾客表达谢意。


100多年来经过多次调整,这个logo的形态与韵味都未曾偏离最初的模样,非常经典。


「花椿」logo变迁


在家长的协助下,小朋友们用天真的、充满幻想力的方式去画「花椿」,那是他们眼中的「花椿」之美。


现场的部分作品


用画笔记录身边的脸庞


画完「花椿」之后,所有人将接到下一个任务:描绘彼此的脸。


很多时候,面对越是亲近的人,人们反而越不会仔细观察他们的脸。所以,资生堂中国邀请员工们将透明的亚克力板举在脸前,让自己对面的人透过亚克力板进行观察、描绘。


孩子画父母,父母画孩子,夫妻、情侣之间互相画彼此……在不同的线条与颜色中,大家记录着彼此的面孔,发现生活中「人」的美。


现场的部分作品


画完之后,员工们可以一起将这张「脸」装裱起来带回家。


今年,资生堂制定了新使命:Beauty innovations for a better world.美力创新让世界更好。


这次,资生堂中国的员工活动日不正是这样吗?无论什么事物,被注入新鲜的力量之后,便足以发现更多美好。



而每一个人,都可以是「美」的创造者。



内容转载自资生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